據(jù)氣象部門氣候趨勢預測,今年春播期存在低溫時段,預計春播期西南部階段性干旱,中東部局地有發(fā)生內澇可能。加之去年秋收結束晚,今春秸稈離田還田和春整地任務繁重。為不誤農時,高標準、高質量搞好備春耕生產,實現(xiàn)全年糧食豐產、農民持續(xù)增收,結合黑龍江農業(yè)生產實際,特提出2021年旱田作物備春耕生產技術指導意見。
一、調整優(yōu)化結構
進一步調整優(yōu)化結構,深化推進農業(yè)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引導農戶合理確定種植意向,調整優(yōu)化品種品質結構,大力發(fā)展高產糧食作物,適度擴大玉米種植,穩(wěn)步提升糧食產量。積極發(fā)展蔬菜、食用菌、鮮食玉米、馬鈴薯、中草藥等特色作物和設施農業(yè)生產。
二、合理輪作,選好茬口
在優(yōu)化結構的基礎上,要合理調茬,減少連作、重茬,有條件的地區(qū)實行米-雜-米、米-經-米、米-豆-麥、米-豆-薯、米-油-米等輪作。采取輪作的地塊,要根據(jù)前茬作物種類及用藥情況,搞好調查,堅決杜絕除草劑藥害發(fā)生。
三、高標準整地
1.田間秸稈
充分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,搶抓化凍前有效時間,組織秸稈收儲社會化服務組織和廣大農戶加快秸稈離田進度,已打包的要積極對接綜合利用企業(yè),及時搞好原料收儲存放;未打包的,要采取機械打包、撿拾、耙子耢和人工摟堆等形式,推進秸稈盡快離田,做到應離盡離。將未出地秸稈全部清理出地,為滅茬、整地確保播種進度爭取時間。
2.視墑整地
要堅持保底墑、封表墑,對去年進行深翻秸稈還田的黑色越冬地塊,在土層化到7-8厘米時,先行用耢子進行頂凌封墑作業(yè),待化到15-18厘米再進行耙地、起壟、鎮(zhèn)壓連續(xù)作業(yè),確保墑情;對秋整地起壟地塊,在土壤化凍3-5厘米時,進行頂凌鎮(zhèn)壓,防止跑墑。對于土壤墑情適宜,秋季未整地但春季達到整地標準的,待土壤化凍10-15厘米時,深松、耙、耢、起壟、鎮(zhèn)壓連續(xù)作業(yè),避免跑墑;對于土壤缺墑地塊,要少動土,采取少耕或免耕的方式滅茬播種或原壟卡種;積水或春澇嚴重地塊,要盡快采取措施排除明水,確保在土壤宜耕期內完成整地作業(yè)。
四、做好種子精選及處理
1.調優(yōu)品種
在品種選擇上,要按照《黑龍江省2021年農作物優(yōu)質高效品種種植區(qū)劃布局》的要求,根據(jù)當?shù)厣鷳B(tài)條件,選擇審定推廣的熟期適宜、抗逆性強的優(yōu)質高產品種。玉米要以“提質增效”為核心,品種選擇要繼續(xù)引導農民退回200℃積溫;大豆品種要退回100℃積溫,確保成熟、提質增效;小麥要突出優(yōu)質強筋品種。
2.做好曬種和芽率試驗
播前做好種子精選、晾種,同時做好種子發(fā)芽試驗,選用發(fā)芽勢和發(fā)芽率均高的種子播種,對發(fā)芽率低的種子應及時調劑更換品種。
3.實行種子包衣
杜絕白籽下地,依據(jù)當?shù)夭、蟲、鼠害發(fā)生情況進行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,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掌握好劑量,避免出現(xiàn)藥害和藥劑浪費。防治玉米絲黑穗病,可用含有戊唑醇成分的種衣劑包衣,且戊唑醇濃度達到10公斤種子0.8g以上;催小芽玉米用2%立克秀拌種,不能使用戊唑醇以防止產生藥害,藥種比要達到0.4%;二條葉甲、蛇根潛蠅發(fā)生較重地塊,使用35%多·克·福種衣劑包衣(克百威含量須達到10%以上)。
防治大豆根腐病,可選擇咯菌腈+精甲霜靈成分的大豆種衣劑包衣。大豆孢囊線蟲病重發(fā)生區(qū),應實行與非豆類作物五年以上的輪作。
五、適時播種
根據(jù)地溫和不同土壤水分狀況,做到因地制宜,采用靈活的播種方式播種,切實把各種農作物都種在豐產期。玉米:一積溫區(qū),4月25-5月1日,第二、三積溫區(qū)5月1-5日,第四積溫區(qū)5月5-15日;大豆:、二積溫區(qū),4月28-5月5日,第三、四積溫區(qū),5月3-12日,第五、六積溫區(qū),5月8-20日。
1.墑情適宜的地塊提倡適時早播。凡是墑情適宜,地溫達到播種條件的,一定要適時早播、搶播,把作物種在播種期內。
2.對于干旱地塊,可采用適時“搶墑”、深種淺蓋“接墑”和坐(濾)水種增墑等技術播種,不具備條件的,可原壟種植。
3.對于春澇地塊,千萬不能濕耕濕種,可等地干,調換熟期提前品種,適時晚播密植,避免粉種。播種時可采取大壟種植,適當淺播淺種,并隔天輕鎮(zhèn)壓,促進早出苗。
4.提高播種質量關。播種要嚴把質量關,做到精細播種、用種精量、下籽均勻、深淺一致、覆土嚴密,保住群體,靠群體穩(wěn)產。
5.科學合理密植。依據(jù)栽培模式、品種特性,科學合理確定種植密度。玉米:常規(guī)栽培3600-3800株/畝,密植栽培4000-4200株/畝,四積溫帶以北常規(guī)栽培達到4000-4500株/畝,密植5500-6000株/畝。大豆:中南部地區(qū),畝保苗株數(shù)為1.3-1.5萬株;北部、西部干旱區(qū)或瘠薄地塊,畝保苗株數(shù)1.86-2.3萬株;窄行密植,中南部地區(qū)畝保苗1.6-1.8萬株,北部地區(qū)畝保苗2.4-2.8萬株。
六、科學精準施肥
通過測土配方、增施有機肥、改進施肥方式等實現(xiàn)科學精準施肥,提高肥料利用率,適當降低化肥用量。有條件的地區(qū),每畝施用有機肥1-2噸,結合整地撒施或條施。
根據(jù)土壤供肥能力、養(yǎng)分豐缺狀況、作物品種及目標產量等,有針對性的開展施肥推薦。玉米一般每畝施用磷酸二銨10-14公斤、氯化鉀4-6公斤、尿素5-8公斤,7-9葉期追施尿素14-17公斤;大豆畝施磷酸二銨7-9公斤、尿素1.5-3.5公斤、硫酸鉀3-5公斤,隨播種施在種子下側5-6厘米、深度8-10厘米處,初花期每畝用尿素0.3-0.5公斤加磷酸二氫鉀0.2公斤葉面噴施。
七、強化苗期鏟趟管理
1.早查田早補種(栽)保全苗。出苗后,應進行查田,詳細調查田間粉種及缺苗情況,提早進行育苗,以備補栽之用,或借苗帶土移栽。
2.早鏟早趟放寒增溫。幼苗拱土后要早鏟趟早中耕,做到多鏟、多趟,通過土壤深松和鏟趟管理,實現(xiàn)放寒增溫促進作物生長發(fā)育。
八、做好除草工作
化學除草應選擇、高效、環(huán)境友好的除草方式、除草劑配方,適時適量用藥。玉米封閉除草,可選用異丙甲草胺、乙草胺混配嗪草酮、莠去津,或使用新型除草劑噻酮·異噁唑或噻酮·異噁唑混莠去津;大豆田封閉除草,可選用異丙甲草胺、乙草胺混配噻吩磺隆、異噁草松。中西部易旱區(qū),提倡苗后莖葉除草。玉米田苗后除草主要以煙嘧磺隆、硝磺草酮、苯唑草酮、莠去津混配為主;大豆田苗后除草可使用烯草酮、精喹禾靈、高效氟吡甲禾靈、精吡氟禾草靈、烯禾啶等與氟磺胺草醚、滅草松、異噁草松等藥劑混配使用;瘜W除草在施藥時可按噴液量的0.5-1%添加植物油型助劑。作業(yè)時,噴霧壓力苗前2-3個大氣壓、苗后4-5個大氣壓,封閉除草噴桿高度距地面50公分、苗后莖葉除草距作物50公分,機車行走速度宜控制在每小時6-8公里,達到精準施藥。有條件地塊,可采取機械、人工和化學除草相結合,降低除草劑農藥使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