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用農藥之前一定要查看保質期。農作物一旦使用了超過保質期的農藥,不但不能起到治病滅蟲的效果,貽誤防治病蟲害的時期,相反還會造成對農作物的藥害。那么,如何預防使用過期農藥?
招:選購農藥時看清生產日期。選購農藥一定要到正規(guī)的農資單位,在選購時,首先要看清所要購買的農藥品種,然后要看清農藥的生產日期和產品說明書,因為農藥都有保質期,如發(fā)現(xiàn)超過保質期的農藥千萬不要去買,接近于保質期的農藥,要盡量做到用多少買多少,現(xiàn)買現(xiàn)用。
第二招:剩余農藥巧保管。剩余的農藥存放不當,會降低殺蟲效果,甚至產生藥害。因此,農戶當年購買的農藥尚未用完,準備明年再用,在保管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四點:
一是密封保存。一些農藥易揮發(fā)失效,造成空氣污染,保管時一定要把瓶蓋擰緊,實行密封。
二是保持溫度。大多數(shù)粉劑農藥在高溫情況下,其質量容易受影響。溫度越高,農藥越容易融化、分解、揮發(fā),甚至燃燒爆炸。一些乳劑農藥在遇到高溫后,也會破壞其乳化性能,降低藥效。而有些瓶裝液體農藥當遇到低溫后結凍,形成塊狀,或使瓶子炸裂,在保管這類農藥時應保持室內溫度在1℃以上。
三是避光。有些農藥怕光照,長期見光暴曬,會引起農藥分解變質和失效,在保管時要避免高溫和日曬。
四是保持干燥。粉劑農藥和植物調節(jié)劑,很容易吸潮結塊。所以,保管存放農藥的場所應當保持干燥,嚴防漏雨飄雪。還要留有窗戶,以便通風換氣,保持相應濕度在75%以下。
五是避免混放。農藥分為堿性、酸性和中性。堿性農藥有敵稗、石硫合劑、波爾多液等;酸性農藥有溴氰菊酯等;中性農藥有克瘟散、1059等。這三種不同性質的農藥,在貯存保管時要隔開存放,距離保持在0.5米以上,否則,會使農藥變質失效。另外,對用不完的兩種農藥更不能混裝在一個瓶內,以免失效。
第三招:家中剩余農藥過了保質期或沒有標簽的莫再用。農戶家中若存有上年剩余農藥,在今年使用前,首先要看清標簽是否完好,是否還在保質期內,若發(fā)現(xiàn)已超過保質期的農藥,奉勸還是不用為好。剩余的農藥如標簽脫落,無法確認農藥品種時,千萬不要錯用亂用,以免給農作物造成藥害,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。
第四招:剩余農藥貼好標簽。農戶貯存的剩余農藥一定要有完整的瓶貼,農藥品名、批號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字樣要清晰。對瓶貼損壞的,農戶一定寫好農藥的保質期與使用注意事項,貼在農藥的外包裝上。
其他參考答案:
農藥失效鑒別七法:
1、直觀法。對粉劑農藥,先看藥劑外表,如果明顯受潮結塊、藥味不濃或有其他異味,并能用手搓成團,這類藥基本失效;對乳劑農藥,先將藥瓶靜置,如果藥液混濁不清或出現(xiàn)分層(即油水分離),有沉淀物生成或絮狀物懸浮,藥劑已經失效。
2、加熱法。適用于粉劑農藥。取農藥5-10克,放在一塊金屬片上加熱,如果產生大量白煙,并有濃烈的刺鼻氣味,說明藥劑良好。否則,說明已經失效。
3、漂浮法。適用于可濕性粉劑農藥。先取200克清水一杯,再稱取1克農藥,輕輕地、均勻地撒在水面上,仔細觀察。在1分鐘內濕潤并能溶于水的是未失效的農藥,否則即為失效農藥。
4、懸浮法。適用于可濕性粉劑農藥。取農藥30-50克,放在玻璃容器內,先加少量水調成糊狀,再加入150-200克清水攪勻,靜置10分鐘觀察,未失效的農藥溶解性好,藥液中懸浮的粉粒細小,沉降速度慢且沉淀量少,失效農藥則與之相反。
5、振蕩法。適用于乳劑農藥,對于出現(xiàn)油水分層的農藥,先用力振蕩藥瓶,靜置1小時后觀察,如果仍出現(xiàn)分層,說明藥劑已經變質失效。
6、熱熔法。適用乳劑農藥。把有沉淀物的農藥連瓶一起放入溫水(水溫不可過高,以50-60℃為宜)中1小時后觀察。若深沉物溶解,說明藥劑尚未失效,待沉淀物溶解后還能繼續(xù)再用;若沉淀物很難溶解或不溶解,說明已經失效。
7、稀釋法。適用于乳劑農藥。取農藥50克,放在玻璃瓶中,加水150克,用力振蕩后靜置30分鐘。如果藥液呈均勻的乳白色,且上無浮油,下無沉淀,說明藥劑良好。否則既為失效農藥,上層浮油愈多,藥性愈差。
回答者:菜菜 2014/12/29 11:13:48